2020-07-28
瀏覽量 : 1634
素描的分類
素描按內容可分為靜物素描、人物素描、風景素描、石膏素描等;
按時間可分為速寫素描、長時間素描等;
按工具可分為鉛筆素描、鋼筆素描、彩筆素描等;
按表現可分為臨摹素描、寫生素描等;
按傳統角度可分為中國寫意素描和西方寫實素描等;
按表達目的可分為創作素描、設計素描、習作性素描等。
素描一詞的由來
來自于繪畫常用術語,一般是以單色的線條互相重合塑造成明暗不同的平面物體的一種表達方式,是通過觀察靜物的形態、結構等,根據光線的明暗變化來模仿或是創作,是繪畫最基礎的表達方式之一。
零基礎的正確學習方法
首先,我做了關于分析素描的表格然后我再拿出對初學者來說比較重要的來重點說明一下~
01、線條
剛開始學素描的時候老師就讓我們狂練線條。線條的美感會直接影響整個畫面,不止素描,只要和一切手繪有關的,線條都起這舉重若輕的作用。
A.擦后排線
B.側鋒線
C.側鋒排線
D.橫排線
E.交叉線
F.排線后擦
(指把排好的線條用手或其他工具按輕重揉)
G.斜排線
H.直排線
I.中鋒排線
建筑速寫的線條
不同畫法的線條表現的質感
錯誤線條例子:
線條不太好看會導致畫面凌亂的哦~
02、結構這個非常重要
一、可以幫助理解對象
素描基礎訓練目的并不只是在技巧如何表現物象,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正確的觀察和理解物象的造型特征,把握物象的本質結構和普通的造型規律。這實際上是一個積極的理性思維過程,只有在形體,結構準確的前提下才有進一步的研究光影、質感、明暗調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解決“形”畫不準
在學生練習和考試中,有很多形把握不準,偏差很大的情況,一方面是其造型能力弱,練習不扎實造成的,究其更深原因也是對對象結構理解不夠,缺少結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理解。
為了畫準對象的形體,我們必須掌握一套正確實用的觀察方法,了解一些認識對象的基本原則,并在大量的訓練中逐步熟練掌握,從而達到造型準確的目的。其實包括理解、概括、比較等方法。
三、在“散光”情況下可以畫出對象體積
在畫對不打光的物體,完全可以在平時訓練中拋開物體表面的明暗光影,直接分析所畫物體中內在的結構線,通過線條來描繪對象的體積,這樣不管光線多散也可以很好的表現出來。
這是結構素描的例子:
初學者可以先練習幾何結構單體
然后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可以練習幾何體組合(各種角度都要練習到噢)
練完幾何組合可以加單個靜物,或者先練單個靜物再和幾何體組合都可以
我們那時候練習的第一個靜物就是蘋果簡直畫到吐
點、線、面
我們所描繪的物體都是立體的,而最基本的形體是立方體、球形、柱體與椎體,素描寫生可從這四類形體出發,去研究主體構成的基本因素與形體塑造的關系。
點:點表示位置,是形體塑造的標記,對于造型有著特定的數量意義。
先看位置點,找出它的基點與頂點、右點、左點、近點和遠點,這些點規定著物體的整體范圍和個面之間的大小比例關系。
再看轉折點,這些點如同交通樞紐,聯系著形體中的線與面。
線:線有點的定向運動產生,線條是點運動的延續,連接起點和終點的是線,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無數的線組合而成。線是形體塑造的中堅,線有著無窮的魅力。
輔助線:是指在形體塑造的過程中所借助的假設線。這些線,有助于我們把握形體的動勢和形體的整體特征,有利于我們表現形體時能做到從整體到局部有序的進行。
輪廓線:
輪廓線反映的是形體轉折部分,在繪畫過程中,輪廓線的表現要求由直線到曲線,有外輪廓到內輪廓,從而形成物體的立體框架。
面:無數點的組合或無數線排列后的效果,在視覺上形成了面,而面運動產生了體。
比例:是指物體間或物體各部分的大小、長短、高低、多少、窄寬、厚薄、面積風諸方面的比較。
分割:
不同的比例關系形成不同的美感,觀察與表現比例關系有個較好的方法,如先抓住相比關系因素的兩極,再確定中間部分,依次分割下去,就可以確定出任何復雜的比例關系。
轉折與輪廓:
當構成物體的面發生方向上的變化,形體的面就出現了轉折。
方形物體轉折明顯,稱為折,圓形物體轉折緩慢,稱為轉。
一般的物體的邊緣可以看作是轉折,立方體外緣內的棱為轉折,叫內輪廓。球體內側的明暗交界可視為轉折,也屬于內輪廓。
透視與空間:
一切物象占有一定的空間,物與物之前也存在著一定的空間距離。如畫者與寫生物的空間距離。被畫物體之間的空間距離,被畫物本身前后的空間距離,被畫主體與背景的空間距離。
在素描中,利用物體的透視變化產生距離感,表現空間的技法,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透視原理的運用。
一點透視:根據下面九宮格一點透視圖,我們不難發現線條的消失點最后都位于水平線與視中線的交叉位置,無論畫面中的物體處于哪種角度,最終都會匯聚到這一個點,這就是物體的一點透視。
兩點透視:
透視的理念在實際的繪畫過程中同樣是重中之重,例如分析墨水盒的透視角度時,只需畫出物體的幾條透視線條就可以清楚地知道物體是成角透視還是平行透視,如圖所示,圖中的墨水盒具備2個消失點,所以為成角透視。
三點透視:(物體向三個消失點消失)
進大遠小:
如圖所示,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物體由大到小的變化過程,近端的物體大,遠端的物體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近大遠小,即我們所看到的一種透視效果。
構圖
三角形構圖:
具有平穩、沉著等特點,要發揮好三角形構圖的優勢,就要做好三角形的三個點的定位,把所見物體靈活地安排在三個點上。三點之中最上方的點是主要物體擺放的位置,其他兩點分別擺放第一次要物體與第二次要物體。
在S形構圖:畫面中通常會有四個物體,主體物往往在中間點的位置,前面的物體一般是第一次要物體的擺放位置,最后面的點可幫助你加強畫面空間層次的推移。豎構圖的畫面容易表現縱深感,因此,主要物體不宜畫得太大。
四邊形構圖:在素描繪畫中多邊形構圖一般用于畫面中物體較多的情況,四邊形的構圖可以更好地填充畫面,有利于把握左右的對稱和平衡,使整體畫面更加豐富,更加和諧。
水平式構圖:在自然風光攝影中經常會用到
C形構圖: 可以延伸畫面的空間感
廣州藝考畫室其他相關文章推薦閱讀:廣州藝考畫室集訓必看 | 素描頭像的黑白灰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