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瀏覽量 : 2555
畫色彩除了基礎一些東西外,還需要借助一些其他方面的,使自己的畫面更加豐富。
色彩作品的整體效果好了,拿高分也就不再話下了。
所以廣州美術高考班的小圍老師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畫法,可以讓畫面更加豐富。
不過,每種畫法都有優缺點,主要看自己怎么衡量。
色彩厚畫法
適用于畫近景和物體的受光部分
顏料用得比較干、厚,覆蓋能力較強(指顏料里水分較少 <不摻水或少摻水>,能達到覆蓋底色的程度即可)。
適用于:
畫近景和物體的受光部分。也有整個畫面都用厚涂法畫的。厚涂法也可用刮刀來畫。如畫得太厚,干后顏色容易開裂剝落,故一般不宜畫得太厚。
弊端:
片面地不恰當地使用厚涂法,把水粉畫當做油畫那樣來畫,反復涂蓋,將畫面搞得臟、膩,這也應該引起注意。
色彩薄畫法
適用于起稿,畫單色色稿
這是種畫法顏料里含的水分比較多,畫的比較薄,能使紙的底色透出來。
適用于:
鋪底色、畫遠景及物體的暗部,或畫單色色稿時;有時畫明亮鮮艷的景物如陽光下的鮮花、火光等(畫面用薄涂法,能利用紙的白色透出來提高顏色的明度,這樣既可保持一定的色彩純度,也可以較好地解決畫鮮明物體時水粉色純度和明度的矛盾)。
弊端:
不利于覆蓋,覆蓋次數過多,容易導致畫面臟、悶。
以上兩者相結合
薄涂和厚涂在一幅畫面上也可以同時使用,如用薄涂畫底色,用厚涂畫面色,用薄涂畫遠景,用厚涂畫近景等。
色彩干畫法
適用于明暗對比強烈,粗糙厚實的物體
作畫時根據對象的體面結構一筆一筆很肯定地擺上去,筆觸明顯,用筆類似油畫畫法。
適用于:
表現明暗對比強烈,粗糙厚實的物體,如:(陽光下的建筑物、石塊,以及物體的受光面和近景)。干畫法可以作比較深入細致的刻畫,適宜于長期作業和描繪比較龐大復雜的畫面。
需注意的幾點:
(1)在底色未干時不宜覆蓋,以防止底色泛上來。
(2)顏色覆蓋的次數不宜太多,覆蓋太多或顏色堆得太厚,會使色彩變灰變膩。
(3)注意筆與筆之間的銜接,有時可用很干的顏色去接,使交接處較毛,這樣可以避免產生過于光滑的筆痕。但要防止"飛白"("飛白"是指在色塊與色塊交接處,沒能把所有紙紋填滿,露出一些小白點)過多,不過,這種"飛白"少量的在畫面上出現,可增加物體的厚實感使畫面效果生動,無須把它填掉。
色彩濕畫法
適用于光滑細膩的物體以及畫遠景,物體的暗部和反光
這種方法在水粉畫中運用較多,關鍵是水分和時機的掌握適當。
濕畫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顏料里水分相對較多,作畫時每筆不間歇上色。色塊與色塊之間溶合成一片,沒有明顯筆觸,效果細膩柔和。
第二種是用色較厚,也是每筆不間歇上色。不過這樣的畫法能看到筆觸,筆與筆之間的銜接柔和,邊緣滋潤。
適用于:
光滑細膩的物體以及畫遠景,物體的暗部和反光。
需注意的幾點:
(1)鋪色時不宜來回揉擦,反復修改。
(2)顏料水分過多,覆蓋時,顏色疊加容易臟。
兩者相結合
干畫法、濕畫法也可在一個畫面上同時應用,如作一幅風景畫,近景用干畫法,遠景用濕畫法,遠近分明,畫面會顯得生動活潑。
以上畫法要如何運用到作畫中
舉以下三例
1、受光、背光及投影幾大段關系區分出來之后,用筆要注意暗部需畫得稀薄、滋潤(薄涂法)一些。交接線中間面則應色彩飽滿、結實、“見筆”,筆觸的方向感要強。
2、表現亮面及高光時,用筆要有力、干脆,顏色可以適當厚一些(厚涂法)。高光處的色彩要厚、干,幾乎不調水(干涂法)。
3、色彩較重或較淡的物體,質感粗糙厚實或光滑堅脆的物體,在用筆上要有所區別。如:淡顏色的白布、白色報紙或光滑的白瓷瓶,在用筆時,筆觸可適當柔和細膩(濕涂法)一些,以體現其質感;而棕色的水陶罐用筆就應該堅挺、濃重有力,筆觸感強一 些。
文章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廣州美術高考班的小圍老師在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色彩的知識:色彩考試評分的基本要求和標準廣州美術高考畫室全部打包給你!